首页    评委会    简评康留国作词《雅江歌・映光长》与苗芩题名《雅江情歌暖》

简评康留国作词《雅江歌・映光长》与苗芩题名《雅江情歌暖》

新华大采风艺品城讯(薛学拾 刘光清)新华大采风董事长康留国创作了《雅江歌・映光长》歌词,特邀新疆著名书法家苗芩题名配图。

雅江歌・映光长

—— 作词:康留国

雅江奔腾向东方,峡谷绕着山乡淌

铁塔牵云站坝上,银线穿岭送光芒

建设者踏冰雪霜,汗水浇出希望芒

经幡风中轻轻唱,锅庄月下舞得狂

江面映霞波光漾,电站如珠闪彩光

千年峡谷换新装,欢歌满坡绕山乡

雅江情暖千万家,光明照亮幸福长

同心共筑山河梦,雅江情韵永流淌

情歌漫过春和夏,岁岁都伴稻花香

这方山水这方唱,情歌永世传四方

新华大采风评委会主任张庆华简评:

康留国的词作与苗芩的题名书法,连同这幅温暖静谧的山水画卷,共同谱写了一曲现代建设与古老山河和谐共鸣的“雅江情歌”。词是奔腾的叙事,书是温情的点睛,图是诗意的栖居,三者交融,意境全出。

​一、词作:现代性的山河颂歌​

《雅江歌·映光长》一词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现代工业意象无缝嵌入传统山水田园的抒情框架中,奏出了一曲充满时代感的“新山水牧歌”。

​意象的融合与升华​:词中“铁塔牵云”、“银线穿岭”、“电站如珠”等现代建设景象,与“经幡风唱”、“锅庄月舞”、“稻花香”等藏族风情和田园意象并置,非但不显突兀,反而因“建设者踏冰雪霜,汗水浇出希望芒”的付出而融为一体。这种写法歌颂的不仅是自然之美,更是“人”的奋斗如何让“千年峡谷换新装”,使古老山河焕发新的光彩。

​情感的递进与深化​:歌词从“雅江奔腾”的宏观起笔,落到“情暖千万家”的微观关怀,最终升华为“同心共筑山河梦”的宏大主题。它将个人幸福(光明照亮幸福长)、民族风情(锅庄舞)与国家发展(电站、银线)紧密相连,情感真挚而格局开阔。

​​“光”的核心隐喻​:全词以“映光长”为题眼,“波光漾”、“闪彩光”、“光明照亮”等词反复点题。“光”既是水电站带来的实际电能,也是希望、幸福和文明的象征,使得整首词在具体的描绘之外,拥有了温暖而明亮的精神内核。

​二、题名书法:意境的视觉定调​

苗芩题写的 ​​“雅江情歌暖”​​ 是整幅作品的灵魂所在,其艺术处理与词作、画面高度契合。

​笔墨如江流​:书法采用行书或行草笔意,笔触洒脱流畅,尤其是“江”字的三点水与“歌”字的纵向笔画,具有强烈的动势,宛如雅江之水奔流不息,与词中“雅江奔腾”的意象形成视觉同构。

​色彩融天光​:最为精妙的是,书法墨色并非纯黑,部分笔画呈现出与天空背景相似的暖黄色,仿佛笔墨被雅江上空的霞光所浸染。这种处理让文字不再是孤立的标题,而是完全融入了画面的意境之中,成为了山水的一部分,完美诠释了“情歌暖”的“暖”字内核。

​气韵的互补​:康留国的词雄浑、明亮,充满建设者的豪情;而苗芩的书法与背景画面则宁静、悠远,充满抒情意味。这一刚一柔,一动一静,共同构成了“雅江情歌”的完整气质——既有奔腾的力量,也有映照的温情。

《大地弦歌——祖国山河人文歌词集》总编审何小荣认为:

词、书、图的交响共鸣

当词、书、图三者并置时,产生了深刻的艺术共鸣:

书法题名​“雅江情歌暖”​定义了作品的情感基调——是温暖的、抒情的。

山水画面(远山、江水、孤舟、霞光) 提供了这首情歌发生的空间场景——是开阔的、祥和的。

康留国的歌词则充实了这首情歌的具体内容——是关于建设、光明、民族欢歌与幸福生活的宏大叙事。

​总结而言,这是一次成功的跨媒介艺术创作。它没有停留在对自然风光的浅吟低唱,而是勇敢地歌唱了人与山河的新对话,歌唱了现代文明之光如何温暖古老的峡谷。苗芩的题字如画龙点睛,为这首激昂的“建设者之歌”披上了一层柔和的霞光,使其最终成为一首流淌着光与暖,并能在时空中“永流传”的深情之歌。

新华大采风新闻热线:18310977197

 

简评康留国作词《雅江歌・映光长》与苗芩题名《雅江情歌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