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评委会    简评康留国作词与苗芩配图题名书法《敦煌飞天》

新华大采风艺品城讯(薛学拾 刘光清)新华大采风董事长康留国创作了《敦煌飞天》歌词,特邀新疆著名书法家苗芩题写歌名。

敦煌飞天

—— 作词:康留国

月光擦亮三危山的矿彩  供养人指尖落满莲花白

琵琶一响沙浪涌飘带  卷着星子进胸怀

飞天是壁画醒过来的梦  反弹琵琶把时光缝拆开

九色鹿踏过经卷来  我接她泪滴进瓷瓶

藻井里藏着乐器响裙角  裹着驼铃的伤青金石蓝

漫过指缝笛声砌起悬空城  飞天是风沙写的谱

每笔勾线扛着沉金箔  化作蒲公英你笑还是没醒的梦

考古灯照着飘带动   佛看流云万千重

脚印叠出新地层  飞天刹那成永恒

沙暴吞了酥油灯  彩虹折船载众生

我本会飞不用拜  月光描着人间影

新华大采风评委会主任张庆华点评:

在艺术的多元世界里,《敦煌飞天》这一作品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巧妙地将敦煌壁画中极具魅力的 “飞天” 意象进行了一场满含灵性的现代转译,词与画在精神的维度上高度契合,仿佛搭建起了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让观者能够聆听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以下是对其的简要评析:

一、词作:古典意象绽放诗意新姿

康留国所创作的歌词,犹如一位能工巧匠,以考古现场和壁画世界相互交织作为经纬线,精心为原本静态的艺术赋予了鲜活且灵动的动态生命,使其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时空缝合:“月光擦亮三危山的矿彩”,此句妙笔生花,把自然光与矿物颜料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仿佛在悄然暗示着那历经千年的绚丽色彩,在月光的轻抚下渐渐复苏,重焕生机;而 “反弹琵琶把时光缝拆开” 更是运用超现实的独特笔法,打破了常规线性时间的束缚,宛如施展了神奇的魔法一般,让原本禁锢在壁画之中的飞天仿佛从沉睡中悠然 “醒” 来,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旅程。

物象通灵:歌词中诸如九色鹿蹄踏经卷、藻井藏乐、青金石蓝裹驼铃等一系列丰富且独特的意象,宛如赋予了敦煌元素鲜活的生命气息,让它们仿佛都成为了能够自由呼吸的生命体。尤其是 “飞天是风沙写的谱” 这一句,堪称神来之笔,它把大漠那雄浑且充满力量的自然之力,巧妙地升华成为艺术创造的源头活水,赋予了飞天意象更深层次的内涵与韵味。

现代性叩问:在词作的末段,“我本会飞不用拜” 这样的表达,果敢地打破了传统朝拜者的视角,鲜明地彰显出个体意识的觉醒,传递出一种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风貌;而 “考古灯照着飘带动” 以及 “脚印叠出新地层” 等词句,则巧妙地暗合了当代人借助文化考据这一方式,与飞天建立起的新型精神联结,让古老的飞天意象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了新的价值与意义。

二、配图书法:演绎视觉化的飞天韵律

苗芩的题名书法与词作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得益彰的互文关系,二者相互映衬,共同为作品增色不少。

笔意相承:那 “敦煌飞天” 四个字,结体舒展自如,恰似飞天的飘带在空中轻盈翩跹,而墨色浓淡相宜,营造出一种仿佛壁画随着岁月流逝而产生的褪色感,与歌词里 “每笔勾线扛着沉金箔” 的描述形成了一种极具美感的视觉呼应,仿佛文字与笔墨在隔空对话,共同诉说着飞天的故事。

空间留白:配图书法中蓝天白云的背景设置,纯净而空灵,恰似 “彩虹折船载众生” 所描绘的那般澄明之境,巧妙地赋予了飞天超脱尘世喧嚣的飘逸气质,让观者在欣赏之时,仿佛能感受到飞天正自由自在地翱翔于那片澄澈的天空之中,远离世俗的纷扰。

三、词画合鸣:奏响艺术升华的乐章

这部作品最为动人之处,就在于它成功打破了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壁垒,实现了一种完美的融合与升华。词作凭借着生动的语言,细腻地摹写出飞天的 “动势”,让飞天仿佛在文字间翩翩起舞;而书法则以其独特的笔墨,精妙地凝固了飞天的 “形神”,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抵达了 “飞天刹那成永恒” 这样深邃的哲思境界。这既是对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致以的崇高敬意,也是对自由精神在当代语境下的精彩诠释。尤其是 “佛看流云万千重” 这一充满禅意的词句,与题字背景中那流云的意象相互叠合,使得宗教所蕴含的那种庄严、深邃之感自然地融入到对自然的观照之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东方美学所特有的圆融境界,给人以无尽的审美享受和心灵触动。

《大地弦歌——祖国山河人文歌词集》总编审何小荣认为:

总体而言,《敦煌飞天》无疑是一次极为成功的跨艺术媒介创作实践。它深深扎根于敦煌文化这片肥沃而深厚的土壤之中,又通过词与画的巧妙配合,让飞天这一古老的艺术形象在词句的雕琢与笔墨的挥洒间,获得了崭新的生命形态,绽放出别样的艺术光彩,在艺术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华大采风新闻热线:18310977197

简评康留国作词与苗芩配图题名书法《敦煌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