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大采风艺品城讯(薛学拾 刘光清)新华大采风董事长康留国创作了《秋风画出喀纳斯》歌词,特邀新疆著名书法家苗芩题写歌名《喀纳斯之秋》。
秋风画出喀纳斯
—— 作词:康留国
秋风挥动画笔忙,白桦换上金衣裳
湖面如镜映天光,洗尽铅华显端庄
喀纳斯秋美名扬,叶藏碧空云中藏
树皮记录岁月长,天鹅对月歌悠扬
松针绣毯铺山岗,松鼠储粮过冬忙
奶桶飘香绕毡房,树根闪烁碎金芒
秋色如火暖胸膛,桦皮刻下诗千行
炊烟袅袅云做帐,图瓦歌声传四方
观鱼台上望远方,湖水如诗韵悠长
蘑菇撑伞彩虹旁,年轮诉说岁月章
初雪未落林海茫,森林呼吸气悠长
金黄满地归土壤,再见之时情未央
树洞藏春梦一场,喀纳斯情永珍藏
秋风作画意飞扬,人间仙境是此乡
新华大采风评委会主任张庆华点评:
康留国的词作《秋风画出喀纳斯》与苗芩题名书法《喀纳斯之秋》,共同构建了一幅流动的、立体的北疆秋日长卷。词是动态的绘画,书法是凝练的题眼,二者相辅相成,将喀纳斯的自然奇观与人文底蕴提升至“人间仙境”的诗意高度。
一、词作:以秋风为笔的生态颂歌
词人开篇即以“秋风挥动画笔忙”定调,将自然之力人格化为艺术家。全词以工笔细描结合写意泼墨:“白桦换上金衣裳”的灵动,“湖面如镜映天光”的静穆,“松针绣毯铺山岗”的绵密,直至“蘑菇撑伞彩虹旁”的奇幻,层层铺陈出喀纳斯秋景的丰富肌理。更妙在于,词作不止于风景描摹,更注入生命律动——“松鼠储粮”“天鹅对月”“图瓦歌声”,使画面充盈着呼吸感与烟火气。结尾“树洞藏春梦一场”等句,以循环往复的哲学视角,将秋的绚烂升华为对生命轮回的礼赞。
二、书法:金石韵味中的秋之骨相
苗芩题字“喀纳斯之秋”以苍劲笔法勾勒出秋的筋骨。其墨色浓淡相宜,如林间光影斑驳;线条顿挫有力,似白桦枝干挺拔。尤其“秋”字的写法,既有枯笔飞白展现秋叶的绚烂与沧桑,又含圆转笔意暗喻湖水的温润,与词中“洗尽铅华显端庄”的意境深度契合。书法作为视觉锚点,为词作的斑斓色彩注入了沉静厚重的文化底蕴。
三、诗书画境:色彩、声音与生命的交响
当词作的韵律与书法的空间感交融,喀纳斯之秋便突破了二维平面:
色彩叙事:词中“金黄”“碧空”“彩虹”的浓烈色彩,与书法墨色、湖影天光在读者想象中叠映,形成交响乐般的视觉冲击。
声音密码:“图瓦歌声”“天鹅对月歌”与“松鼠储粮”的动静对比,让寂静秋林充满生命律动的音频。
时空哲学:从“树皮记录岁月长”到“年轮诉说岁月章”,词与书法共同完成了一次从瞬时秋色到永恒自然的审美升华。
《大地弦歌——祖国山河人文歌词集》总编审何小荣认为:
这组作品的成功,在于它用中国传统的诗书画融合智慧,处理了现代性的生态主题。康留国的词如一支行走的画笔,苗芩的配图与题字则是定格的镜头,二者共同守护了喀纳斯作为“人间仙境”的童话性与神圣性。它让我们相信,在秋风描绘的秘境里,每一片落叶都是写给大地的抒情诗,每一道年轮都镌刻着生命的史诗。
新华大采风新闻热线:1831097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