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编委会    徐维良为《大地弦歌 —— 祖国山河人文歌词集》国庆特刊作序

   

                   序

  作为新华大采风艺委会主任、艺品城管委会名誉主任,当接到《大地弦歌 —— 祖国山河人文歌词集》(国庆特刊)编审顾问的邀约时,我心中涌动的不仅是对文化事业的热忱,更有一份对 “记录时代、传承家国” 的沉甸甸责任。新华大采风工程自启动以来,始终以 “扎根大地、书写人民” 为初心,而这部国庆特刊,正是这份初心在新时代的生动延续,是献给祖国的一份厚重文化礼赞。

  这部歌词集绝非简单的文字汇编,而是一项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时代性的国家级文化工程。它以 “祖国山河人文” 为核心,将中华大地上的万千气象凝于字句之间:既有 “长城蜿蜒映朝霞” 的山河壮阔,也有 “黄河奔腾润桑田” 的文明脉动;既有 “古镇青石板上的岁月回响”,也有 “非遗技艺里的匠心传承”;既有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深情礼赞,也有对航天梦、强国梦的激昂歌颂。每一首歌词都是一扇窗,透过它,我们能看见祖国的广袤疆域,更能触摸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在国庆这个承载着家国记忆与民族情感的特殊节点,这部特刊如同一条纽带,将个体对家园的眷恋与对祖国的热爱紧紧相连,让读者在未闻旋律之时,已能感受到那份激荡人心的家国情怀 —— 这样的文化工程,既能让当代人在文字中读懂祖国的 “现在时”,更能为后世留存属于这个时代的 “精神档案”,真正做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文化的繁荣从不是孤军奋战的结果,而是众人拾柴的温暖与力量。在此,我诚挚倡导社会各界与我们一道共襄盛举:希望更多文化创作者能以这部特刊为起点,深入山河大地采风创作,让更多扎根现实、饱含深情的作品涌现;希望媒体与传播平台能搭建更多渠道,让 “大地弦歌” 走进校园、社区、乡村,让更多人听见祖国山河的 “文字旋律”;希望公益组织与爱心企业能给予支持,为文化传承注入更多资源与活力。唯有群策群力、同心同行,才能让这份文化薪火越烧越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在更多人心中扎根。

  我们始终坚信,尊重原创是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在这部特刊的后续推广中,我们将严格恪守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在充分保障词作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分阶段向全球华人开放歌词使用权:其一,面向学校、社区文艺团体、公益演出机构等,免费提供公益性作曲、演唱授权,让文化之美普惠大众,让 “山河之音” 在更多公益场景中响起;其二,为合规的文化公司、演出团队提供有条件的签约商演授权,建立规范的合作机制。更重要的是,词作者通过使用权授权获得的收益,将全部纳入 “大地弦歌文化发展基金”,一方面用于资助青年歌词创作者开展采风创作,另一方面用于举办 “祖国山河人文” 主题文化活动,形成 “创作 — 传播 — 反哺 — 再创作” 的良性循环,让文化传承既有 “源头活水”,更有 “长远未来”。

  值此国庆佳节来临之际,我期待这部《大地弦歌》能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祖国的山河壮丽与人文璀璨;更期待它能成为一座桥梁,连接起海内外华人的家国情怀,让每一个读到这些歌词的人,都能想起自己脚下的土地、心中的祖国,共同奏响新时代的家国颂歌。愿 “大地弦歌” 不止于纸上,更能响彻神州大地,成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记忆。

2025 年 10 月于北京

徐维良为《大地弦歌 —— 祖国山河人文歌词集》国庆特刊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