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名家名作    何小荣推荐康桥作词《我的西安中华家园》

我的西安中华家园

—— 康桥作词

(主歌 1

大雁塔尖挑破云烟

望断长安月缺月圆

兵马俑披着星光站成永远

黄土下藏着大秦的誓言

(预副歌)

华清池畔霓裳翩翩

大唐不夜城彻夜不眠

回民街飘香的三千年炊烟

甑糕甜透老陕的流年

熏醉了丝路驼铃串成的项链

(副歌)

啊~西安 我的长安

秦岭把故事写成青山

八水绕城哼着古老的弦

钟鼓楼撞醒盛世容颜

(主歌 2

肉夹馍咬出落日香甜

凉皮裹着秦椒的青鲜

石板上踩着急促的鼓点

抖音刷爆了不倒翁表演

也刷红油泼面的烟火线

网红在城墙下直播春天

(桥段)

掰开泡馍就是长安的流年

冰酪解了盛夏的暑气

绵葫芦鸡香绕着青砖飞檐

掰不开华夏血脉的绵延

摔碗酒摔出豪迈的请柬

等你来续写未完的诗篇

(尾声)

嘿~千年帝都天生自带喜感

粉汤羊血暖了街巷的寒

流量为古都戴上潮流王冠

甑糕摊前排队的人踮脚盼

兵马俑悄悄比了个耶

十三朝故事正刷屏人间

何小荣点评《我的西安中华家园》:笔墨里的长安,舌尖上的乡愁

康桥先生所作的《我的西安中华家园》歌词,我一气读罢,拍案称妙!这首词,不是书斋里皓首穷经的考据,而是带着锅盔的麦香、混着秦腔的板眼,从活色生香的市井生活中“长”出来的。它让古老的长安,在时代的脉搏里,又一次青春勃发。

一、以现代语汇,激活千年文脉

词作最巧妙处,在于打通了时空。开篇“大雁塔尖挑破云烟”,一个“挑”字,力透纸背,是书法中凌厉的一笔,瞬间将静穆的古塔写活了。紧接着,“兵马俑披着星光站成永远”,将地下军阵与浩瀚星空相连,气象宏大,写出了秦人“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铮铮誓言。这是历史的厚度。

但作者笔锋一转,便从“云端”落到了“人间”。“抖音刷爆了不倒翁表演”、“网红在城墙下直播春天”,这些鲜活的当下场景,非但没有削弱古都的庄严,反而赋予其蓬勃的生命力。尤其结尾一句“兵马俑悄悄比了个耶”,堪称神来之笔!庄重与俏皮、古老与时尚在此刻水乳交融,令人会心一笑。这正体现了长安文化骨子里的包容与自信——它从不拒斥潮流,反而能将一切潮流化为自身风采。

二、以舌尖风味,勾勒城市灵魂

作为老陕,我尤其喜爱词中弥漫的“人间烟火气”。作者深谙“食色性也”之理,将西安的魂,炖进了字里行间。“肉夹馍咬出落日香甜”、“油泼面的烟火线”、“掰开泡馍就是长安的流年”……这些句子,写的何尝是食物?分明是生活,是记忆,是融入血脉的乡愁。甑糕的甜、葫芦鸡的香、粉汤羊血的暖,这些具体的味觉记忆,比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更能击中游子的心。这让我想起自己的书法创作,追求的也正是这种“力透纸背”之后的“情透纸背”,技法为骨,真情为魂。

三、音律节奏,自带秦腔韵味

从音律上看,这首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极具音乐性。副歌部分“啊~西安 我的长安”,是直抒胸臆的咏叹,有信天游的辽阔。而“千年帝都天生自带喜感”等句,节奏明快,自带网感,非常适合传唱。它既有古典诗词的意境美,又有现代流行音乐的节奏感,这种结合,正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关键。

康桥先生此作,宛如一位高超的导游,他不仅带你去看兵马俑的肃穆、大雁塔的巍峨,更带你钻进回民街的香气里,挤进甑糕摊前的队伍中,让你触摸到一个有温度、有味道、会“比耶”的长安。它用流量为古都加冕,但王冠的基底,是十三朝沉淀下来的、最坚实的文化自信。

这首《我的西安中华家园》,颂的不是躺在典籍里的故纸堆,而是正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呼吸的、鲜活的西安。它当得起一声“美得很”!

​何小荣 谨评​

何小荣系陕西人,国家一级书法师、国礼艺术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传大会书画院院长、华夏城乡文化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陕西省社科院书画艺术中心特聘研究员、陕西长安印社副社长兼艺术顾问)

 

特别声明:

首发平台:新华大采风《名家名作》栏目、腾讯新华大采风艺品城《推荐》栏目

诚征配曲、演唱热线:18310977197

作词版权归新华大采风(北京)文化传媒

(责任编辑:张庆华)

 

何小荣推荐康桥作词《我的西安中华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