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编委会    《国礼书画名家大辞典》总主编谈名家字画如何成为“雅贿”工具

新华大采风艺品城讯(宝真 雪逸)从高雅的艺术品异化为权力寻租与行贿受贿的工具,这一现象背后是腐败形式的“升级换代”,其隐蔽性、复杂性给反腐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下面我们来分析其原因,并探讨防范与治理之策。

国礼书画名家大辞典》总主编康留国认为,为何名家字画成为“雅贿”工具

一、名家字画成为贿赂工具,主要源于其以下几方面特性:

隐蔽性强,规避监管:与现金、房产等传统贿赂形式相比,字画交易更“雅”,过程更隐秘。行受贿双方常以“欣赏收藏”、“文化交流”为名,行权钱交易之实。部分官员认为收受字画等艺术品“风险相对较小”,即使被查,也常以“个人爱好”搪塞。

价值弹性,操作空间大:艺术品市场估值本身存在弹性和专业性。字画真伪难辨、价格浮动大,这为人为操纵价格提供了空间。行贿者可能以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价格“购买”官员作品,或将真品以赝品价“卖”给官员。

“洗白”赃款,变现渠道“多样”:字画可以通过一些“操作”实现利益输送:

假拍洗钱:行贿者将字画送拍,由特定人高价拍下,资金便“合法”地转移给官员。

回购变现:官员将收到的字画交特定画廊“代售”,行贿者再出面高价买回。

真伪混淆:以假当真送,或以真当假收,刻意模糊价值。

附庸风雅,“包装”权力:一些官员热衷于用字画装点门面,显示“文化品位”,甚至借此混入艺术圈,捞取“大师”名声,如河南省委原常委王有杰在位时书法价高,落马后作品无人问津。这满足了其精神虚荣和物质贪欲。

二、以下概括了这些“雅贿”的主要操作模式及背后的动机:

“以真当假”/“以假当真”

行贿者以赝品名义赠送真迹,或官员将真迹交行贿者指定渠道“低价”购买规避调查,使贿赂行为更隐蔽;人为制造价格空间,方便利益输送

虚假拍卖洗钱贿赂字画通过拍卖行虚假竞价拍出高价,或由行贿者指定人高价拍下将贿赂资金“合法化”;完成权钱交易

“回购”变现官员将收受的字画交特定画廊“代售”,行贿者再出面高价买回实现贿赂款项的支付;看似市场交易,实则利益输送

“定制化”围猎精准研究官员喜好,以“共同爱好”为名接近,赠送特定名家字画或为其“定制”名声拉近关系,建立信任;满足官员附庸风雅的心理,投其所好进行“软性”围猎

三、如何防范与治理“雅腐”

治理“雅腐”需多管齐下,从制度、监管、市场、教育等多维度入手。

1扎紧制度篱笆,强化权力约束

明晰纪律红线:明确禁止官员利用职权或影响力在书画领域谋利。例如中纪委相关禁令已对“书画变现”、“润笔费”等提出纪律要求。

规范协会任职:加快推动官员退出书画、文艺等协会职务,减少其利用协会光环为个人牟利、为交易提供便利的空间。

完善礼品登记与财产申报:将名家字画、古董等贵重艺术品纳入官员重大事项报告和财产申报范围,要求对来源、价值等进行说明。

2加强监督执法,提升查处效能

强化“八小时外”监督:将官员的社交圈、生活圈、艺术圈纳入监督视野,关注其与商人、艺术从业者的异常交往。

突破价值认定难题:探索引入专业的第三方鉴定评估机构对涉案艺术品进行真伪鉴定和价值评估。在司法实践中,应深入研究如何更科学地认定“雅贿”物品的价值及其对应的贿赂数额。

严厉打击“洗钱”链条:司法部门需重点关注并打击通过拍卖行、画廊等机构进行的虚假交易、洗钱等行为。

3规范市场秩序,压缩操作空间

促进艺术品市场信息公开透明:推动建立艺术品交易信息平台,减少信息不对称。

加强拍卖行业监管:规范拍卖行为,打击“假拍”、“托儿”等虚假交易和价格操纵行为。

强化行业自律:艺术品市场相关机构应加强自律,抵制权艺交易的潜规则。

4加强教育引导,筑牢思想防线

强化官员廉洁自律意识:官员需清醒认识到“雅好”非“护身符”,谨防爱好被围猎。必须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敬畏法纪。

普及相关纪法知识:让官员知晓“雅贿”的严重后果和纪法红线。

5引入社会监督,形成反腐合力

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各界,包括艺术圈内部人士对官员异常的艺术品交易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媒体曝光是揭露“雅腐”的重要力量。

四、综合治理“雅贿”的主要维度与措施概要:

1制度与约束

明晰纪律红线;规范协会任职;完善礼品登记与财产申报制度

扎紧制度笼子,约束权力,使官员“不能腐”

2监督与执法

强化“八小时外”监督;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鉴定评估;严厉打击洗钱链条

提升发现、查处“雅贿”的能力和精准度,使官员“不敢腐”

3市场与行业

促进市场信息透明;加强拍卖行等机构监管;推动行业自律

压缩“雅贿”的操作空间,净化市场环境

4教育与意识

强化官员廉洁自律;普及纪法知识

筑牢思想防线,使官员“不想腐”

5社会与舆论

畅通举报渠道;发挥媒体监督作用

形成广泛的社会监督网络

国礼书画名家大辞典》总主编康留国综述:

名家字画异化为腐败工具,根源在于权力的任性和监督的缺失,加之其自身特性被利用。防范与治理“雅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制度、监督、市场、教育多管齐下,协同发力。最终目的是让艺术回归其审美与文化的本源,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彻底铲除“雅贿”滋生的土壤。

 

《国礼书画名家大辞典》总主编谈名家字画如何成为“雅贿”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