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维良行书《惠风和畅 炉火纯青》的艺术与价值解读
新华大采风艺品城讯(刘光清)在书法艺术的璀璨星空中,行书以其灵动洒脱的笔势、兼容并蓄的气质,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怀、传递哲思的重要载体。著名书法家徐维良先生的行书作品《惠风和畅 炉火纯青》,凭借独特的书体运用、鲜明的艺术风格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艺术收藏界与书法爱好者群体中引发广泛关注,成为解读传统书法艺术当代价值的生动范本。
新华大采风评委会主任张庆华解读:
一、书体之美:行书笔韵的精准拿捏
徐维良先生以行书书写《惠风和畅 炉火纯青》,将行书 “行云流水、收放自如” 的书体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行书介于楷书的规整与草书的狂放之间,既保留汉字清晰的表意功能,又赋予书写者极大的创作自由。观其作品,笔画牵连呼应,如 “惠” 字的横撇与点画自然衔接,“和” 字的竖钩与右侧笔画一气呵成,展现出行书独特的流动性;同时,笔画形态丰富多变,“畅” 字的长捺舒展洒脱,“纯” 字的短横厚重凝练,通过提按顿挫的精准控制,让每一笔既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又融入整体气韵,彰显徐维良对行书笔法的深厚功底与独特理解。这种书体选择,为作品传递意境、抒发情怀奠定了基础,让 “惠风和畅” 的悠然意趣与 “炉火纯青” 的精湛境界,借行书笔韵娓娓道来。
二、风格之妙:洒脱典雅的艺术格调
《惠风和畅 炉火纯青》呈现出 “洒脱典雅、气韵贯通” 的艺术风格。从布局来看,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疏密得当,“惠风和畅” 四字笔势连贯,如春风拂柳般轻盈舒展;“炉火纯青” 四字则稍显凝重,似炉火煅烧后的沉稳厚重,二者形成动静相宜的视觉节奏。在笔画运用上,徐维良融入碑帖融合的创作理念,既有帖学的流畅灵动 —— 如 “风” 字的笔画牵连,尽显飘逸;又有碑学的古朴厚重 —— 如 “炉” 字的横画,蕴含金石韵味。这种风格并非刻意雕琢,而是源于书写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感悟与个人艺术修养的自然流露,让作品在洒脱中见典雅,于流动中藏筋骨,展现出传统书法艺术 “中和之美” 的当代传承。
三、特色之奇:文墨交融的意境营造
作品最动人的特色,在于 “文墨交融” 营造出的独特意境。“惠风和畅” 源自王羲之《兰亭集序》,本就承载着春日雅集、天地和畅的诗意氛围;“炉火纯青” 寓意技艺与修养的至高境界,饱含对极致追求的文化哲思。徐维良以行书书写时,将文字的文化内涵融入笔画线条:写 “惠风和畅”,笔锋轻盈灵动,似春风拂面,传递出悠然闲适、天地谐和的意境;书 “炉火纯青”,笔画厚重凝练,如炉火煅金,展现出沉静深邃、追求至善的情怀。这种意境并非简单的文字阐释,而是通过书法艺术的点画、结构、气韵,让观者在审美体验中,既感受到汉字书法的形式之美,又领悟到文字背后的文化意蕴,实现 “以墨传文,以文赋墨” 的艺术升华。
四、情怀之厚:对传统与极致的双重坚守
透过作品,能深切感受到徐维良先生的艺术情怀 —— 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对艺术极致的执着追求。在当下快节奏的文化环境中,坚持以传统行书为载体,书写经典文化意象,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根脉的守护。“惠风和畅” 传递的是中国人对自然和谐、生活美好的向往,“炉火纯青” 彰显的是对技艺、修养至臻境界的追求,二者组合,实则是书写者内心文化理想的表达:以传统书法为舟,载传统文化之思,驶向当代心灵彼岸。这种情怀让作品超越技巧层面,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代的精神桥梁,唤起观者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共鸣与思考。
五、收藏价值:艺术与文化的双重赋能
从收藏角度看,《惠风和畅 炉火纯青》具备多重价值维度。其一,艺术价值:徐维良作为书法名家,其行书创作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与深厚的艺术功底,作品的笔法、布局、意境均达到较高艺术水准,是研究当代行书创作与传承的典型样本;其二,文化价值:作品承载 “惠风和畅”“炉火纯青” 等经典文化符号,传递传统文化的审美与哲思,收藏此类作品,实则是收藏一段文化记忆与精神传承;其三,稀缺价值:书法艺术的不可复制性,加之徐维良先生个人创作风格的独特性,让每件作品都成为孤品。随着时间推移,其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将不断沉淀,为收藏者带来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回报。
新华大采风董事长、艺品城管委会主任康留国先生,对其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徐维良行书《惠风和畅 炉火纯青》,以行书为骨、文化为魂,在书体运用、风格塑造、意境营造中,传递出对传统的坚守与对艺术的追求。它不仅是一件书法作品,更是传统文化当代表达的生动实践,为书法艺术的欣赏、收藏与传承,提供了兼具审美与文化深度的范本。在传统文化复兴与艺术收藏升温的当下,这样的作品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书法艺术传承创新的路径,也让我们看到:传统书法艺术在当代语境中,依然具备强大的生命力与永恒的价值,等待更多人去品味、去珍藏、去传承。
艺品城签约艺术家收藏官方咨询服务热线18310977197
(新华大采风总编室 方展开 胡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