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榜样万里行    洛阳锦屏山游记

洛阳之南,宜阳境内,洛水汤汤,其南岸有山,曰锦屏。此山与秦岭余脉香鹿山隔河相望,声名远播,盖因武皇巡游,见其瑰丽,题名《锦屏奇观》,遂得此嘉名。

 

春日融融,予怀慕已久,与当地司法局领导秋天的眼睛,美术教师雪逸欣然同往。王老师熟稔此地,一路上,他既热情地充当导游,为我讲述锦屏山的掌故传说,又不时拿出相机,捕捉沿途的美景,欲成就那图文并茂的记录。

初至山畔,但见锦屏山绵延起伏,似一幅天然展开的翠色长卷。其东邻十三朝帝都洛阳,钟灵毓秀之气,自不待言。域内更有李贺故里,诗鬼遗风,千载犹存;韩城旧迹,诉说往昔岁月;灵山寺中,香烟袅袅,梵音隐隐。人杰地灵,于此可见一斑。

既入山径,拾级而上。道旁草木葳蕤,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散落其间,或红或紫,或黄或白,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殷勤迎客。耳畔,鸟雀啼鸣婉转,如珠落玉盘,和着潺潺的山溪流水声,交织成一曲美妙的自然乐章。

行至山腰,见有一玉皇庙。庙中供奉着各色佛教塑像,金身璀璨,庄严肃穆。虽处山间,却香客不断,烟火鼎盛。人们怀揣着心愿,虔诚叩拜,香火的青烟袅袅升腾,融入山间的云雾之中。王老师与我也入庙一观,感受这份宁静与虔诚。

再往上行,山势渐陡,然沿途景致愈发奇绝。偶尔驻足,回望来路,洛水如一条银练,蜿蜒于平畴绿野之间,河两岸田舍俨然,炊烟悠悠升起,恰似一幅恬淡的田园画卷。而那宜阳县城,错落有致的建筑,熙攘的街巷,虽不见喧嚣,却也能想见其人间烟火的热闹。

历经跋涉,终至山顶。凭栏四望,但觉天地开阔,真有 “一览众山小” 之慨。远处山峦层叠,似青螺点点,在薄雾中若隐若现;近处绿树成荫,松涛阵阵。山风浩浩,吹衣猎猎,尘世的烦恼与都市的喧嚣,皆被抛却于九霄云外。此时,唯觉身心与这青山绿水相融,物我两忘。

 

遥想当年,武皇巡幸至此,亦为这锦屏山色倾倒,留下千古题名。而千年来,锦屏山静立于此,看朝代更迭,人事变迁,却始终保持着它的宁静与壮美。山下的李贺,从这山川灵秀中汲取灵感,留下无数惊世诗篇;往来的香客,在灵山寺中虔诚祈福,寻求心灵的慰藉;韩城的古迹,默默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在这山顶,我笑看人间红尘,如局外之人,却又深知自己本就是这红尘中的一分子。只是在这锦屏山的怀抱里,能暂得片刻清醒与安宁。十里锦屏,阅尽千年风雨,却依旧从容淡定,以它的壮美与温柔,接纳着每一个前来探寻的人。

日落西山,余晖洒在锦屏山上,给这青山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我与王玮结伴返程,脚步虽缓,心中却是满足。途中,我们相约日后常来采风,继续游历这精彩人生,在这山河间找寻更多的诗意与美好。此趟锦屏山之行,如同一梦,却又如此真实,那山、那水、那景,皆已深深烙印在我心间,令我魂牵梦绕,期待着再次与它相逢。

艺品城主道人、秋天的眼睛、雪逸感怀之际,遂援笔为文,记此盛事,以志纪念。

洛阳锦屏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