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大采风北京讯(薛学拾 卫建忠)六任国家画院院长你认识谁?他们都有哪些代表作?
新华大采风人才库资料显示:
中国国家画院的六任院长及其代表作如下:
1、李可染(1981~1989 年在任):《万山红遍》以独特的 “红色山水” 风格著称,画面以朱砂敷色,将秋天的山林表现得热烈而壮观,展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意境。
- 刘勃舒(1993~2003 年在任):代表作有《套马》《大青山骑兵》《人畜欢旺年丰》等。他擅长画马,以马写心,以马定志,作品既吸收了徐悲鸿严谨的造型基础,又广纳传统生动活泼的笔墨技巧,别具一格。
- 龙瑞(2003~2009 年在任):代表作有《龙瑞山水作品选》等。他的山水画以传统为根基,注重笔墨韵味和意境营造,提出 “正本清源,贴近文脉” 的学术理念,其作品体现了对传统山水画的深入研究与创新发展。
- 杨晓阳(2009~2018 年在任):主要著作有《告别过去 —— 杨晓阳作品集》等。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包括人物画、山水画等,艺术风格强调 “大美为真”,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精神气质。
- 卢禹舜(2020~2024 年在任):他的《静观八荒》《唐人诗意》等系列作品较为知名。其绘画风格独特,将传统山水画的元素与现代构成理念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意境
- 刘万鸣(2024 年至今在任):作品《秋林澄怀》《秋日猿声》《灵猿》等较为突出。他的绘画以工中有意的笔法刻画出物象之神韵,营造出独特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笔墨境界,美术界将他的绘画风格评价为 “意笔精微”。
新华大采风编委会暨艺品城管委会主任康留国说,六任国家画院院长,有幸认识杨晓阳、卢禹舜。
图为新华大采风编委会暨艺品城管委会主任康留国(左)与时任中美协副主席兼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右)在李可染画院参观。中间为李可染外甥、李可染画院常务副院长王海昆。
图为新华大采风编委会暨艺品城管委会主任康留国(左二)与时任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右三)在李可染画院纪念馆。
图为新华大采风编委会暨艺品城管委会主任康留国(右)与时任国家画院院长卢禹舜(左)在国家画院美术馆。
图为新华大采风评委会主任张庆华与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在一起。
新华大采风评委会主任张庆华认为:
历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及其代表作最出名的是李可染的代表作《万山红遍》。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变革和发展的时期,文化艺术领域也受到了时代思潮的影响。李可染作为一位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对时代的关注和对祖国的热爱。
- 个人经历:李可染在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深入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并对山水画的创新进行了探索。他在 60 年代初期的创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强调笔墨的表现力和色彩的运用,追求画面的气势和意境。《万山红遍》就是在他艺术风格成熟时期创作的作品之一。
作品赏析
- 构图:采用了顶天立地的构图方式,巍峨的山峰占据了画面的中心,凸显出群山之气势撼人。这种构图方式不仅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也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敬畏之情。
- 色彩:以墨作底,红为主调,强调 “遍” 字。以朱砂色铺陈整个画面,可谓大胆创新之举,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红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热情、活力和吉祥。李可染在《万山红遍》中运用大面积的红色,不仅表现了秋天山林的壮丽景色,也寓意着新中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 笔墨:李可染在画作中运用了多种笔墨技法,如工笔、写意、勾勒、晕染等。他通过精细的笔触和丰富的墨色变化,表现出山石的质感和树木的生机。特别是在处理红色时,他采用了独特的 “覆彩” 技法,使红色更加鲜艳、明亮。
- 意境:此画是据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句意再造了一个艺术世界,带有理想化的诗意色彩。画面中,主峰矗立,顶天立地,气象沉雄博大;红树层峦,密密匝匝,韵致幽深;溪岸、飞瀑、房舍点缀其间,为全画活眼,于深密厚重中蕴含空灵之气。作品在题材、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均取得了创造性的突破,将山水画提升到一种理想化的、富有象征意味的境界。
- 图为新华大采风评委会主任张庆华(右)与中美协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徐里(中间)在李可染画院参观。
作品影响
- 艺术影响:《万山红遍》不仅是一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山水画作,也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它标志着中国传统山水画向现代转型的完成,同时也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对后世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更多艺术家对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的融合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思考。
- 市场影响:1999 年,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李可染的《万山红遍》(2.8 平尺)一举夺魁,成交价高达 407 万元,创造了当时李可染作品拍卖的最高价位,也创造了中国画单平尺最高价位,顿时震动了整个书画界及拍卖市场。2015 年 11 月,李可染先生创作的《万山红遍》以 5800 万元起拍,经多位买家数十轮的竞夺,最终 1.84 亿元成交,再次刷新了李可染作品的拍卖纪录。
- 社会影响:《万山红遍》作为李可染的代表作之一,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更在于它所传达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新华大采风总编室 方展开 胡丽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