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华大采风    国博寻珍:于历史文物中对话文明

春日胜景,新华大采风团队康留国等诸贤走进国家博物馆,一场与历史文物的深度对话就此展开。这座文明殿堂里,每一件文物都是时光的切片,承载着过往,照见着未来。

步入展厅,“中央人民政府” 木牌以质朴之姿诉说开国盛事。抚摸历史的纹路,思索其背后是一个新政权的诞生,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开端。它不仅是政权更迭的见证,更昭示着一个民族对独立、自由的永恒追求。转身望向开国大典的红色宫灯,那抹鲜艳的红,是无数先烈用热血染就的底色。宫灯静立,引发深沉思考:今日的和平繁荣,是先辈们以生命为代价奠基,文物于此,成为传承家国情怀的精神图腾,时刻提醒我们铭记来路,珍视当下。

国徽展品前,五星闪耀,天安门巍峨,齿轮与谷穗交织。凝视这庄严的象征,感悟文物所凝聚的国家认同。它不仅是工艺的杰作,更是历史的浓缩 —— 提醒每个观者,国家的尊严由历史铸就,由人民守护。文物不仅是物质存在,更是民族精神的具象化,让我们在回望中明晰责任:传承不是空谈,而是对历史记忆的敬畏与延续。

走进传统工艺展区,清代服饰的华美、线雕玉石的精巧,无不让人惊叹。这些文物是古人审美与技艺的结晶,背后是千年文化脉络的延续。此刻思索:文物如同文明的基因链,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它们默默诉说:文化传承从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对每一个技艺细节的珍视,对每一份历史记忆的守护。若忽视这些,便是切断文明的源流。

历史文物为何重要?于国博之中,答案愈发清晰。它们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得以驻足回望,汲取精神力量。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发问:当我们凝视它们时,是否读懂了历史的期许?是否担起了传承的使命?文物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的工艺与历史,更在于其引发的思考 —— 对文化根源的追溯,对民族未来的担当。

走出国博,心怀感慨。这场采风,不仅是对文物表象的观赏,更是一次文明溯源的思考之旅。历史文物不仅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与未来。它们提醒我们:铭记历史,方能在时代浪潮中坚守文化之根;珍视文物,就是守护民族的精神命脉,让文明之火永远照亮前行的道路。

(新华大采风总编室 方展开 胡丽佳)

 

国博寻珍:于历史文物中对话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