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榜样万里行    曹雪芹纪念馆游记

京城西隅,有馆悠然,名曰曹雪芹纪念馆也。吾闻其名久矣,心慕之切,遂择一良辰,欣然前往探胜。

未至馆前,遥望四周,草木葱郁,灵气缭绕。渐趋其近,见门庭古雅,石墙斑驳,瓦砾沧桑,似诉岁月之悠悠。踏入馆门,如入仙境,静谧之中,文雅之气扑面而来。

馆内陈设,琳琅满目,旧物盈目。书卷沉积,笔墨犹新,服饰古朴,皆为往昔之见证。每件展品,似有灵性,静默伫立,诉说着过往之烟云。观雪芹先生之塑像,清癯之容,深邃之目,似藏无尽之情思,令人肃然起敬。

京西之地,草木葱茏,此馆隐匿于植物园内,承载人文之厚重。春日之际,吾慕名而来,欲寻曹公之遗迹,探红楼之幽梦。馆内庭院,静谧幽深,石径蜿蜒,旧舍错落,似在低语往昔之故事。

观那曹公塑像,面容虽瘦,却显坚毅,目光深邃,似含心事。凝视之间,不禁忆起《红楼梦》中之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公一生,家道兴衰,以笔为剑,剖析人间,令人感怀不已。

移步室内,墙上诗词满目,皆曹公之佳作。字里行间,才情横溢,悲叹交织。“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黛玉葬花之景,跃然眼前,红颜薄命,繁华易逝,令人叹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宝钗之豁达志向,亦显巾帼之风,虽处深闺,却志在千里。

徘徊馆中,观旧物之种种,思绪已飘入红楼之境,与书中人物同悲共喜。游客们亦皆沉醉其中,或吟诵诗句,或交流心得,皆为曹公之才华所折服。

馆旁小园,翠竹数竿,幽草满径。吾坐于石凳,微风拂面,竹叶沙沙,似闻先生之低吟。思先生一生,跌宕起伏,家道中落,却著《红楼》传世。其书如醇醪,愈品愈醉;其情似佳茗,回味无穷。

步入馆内深处,展示品琳琅满目,如启红楼之门,引吾等缓缓步入历史之长河。玻璃展柜中,《红楼梦》古籍善本陈列其间,虽历岁月洗礼,仍散古朴之气。封面粗糙,年代久远,诉说着厚重之故事。凑近观之,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字里行间,皆是曹公心血之结晶。

展台之上,《红楼梦》版本各异,手抄本、批注本琳琅满目。手抄本纸张薄脆,边缘微卷,显见曾被珍视。批注点点,如烛光照亮解读之路,令人想象当年文人雅士传阅之盛况。

墙上诗词、章回片段,书法各异,飘逸洒脱如黛玉之才情,雄浑大气似宝玉之意气。“满纸荒唐言”之语,大字醒目,墨色浓重,浸透曹公之无奈与感慨。

插画之中,黛玉葬花、大观园结社等场景栩栩如生。黛玉手持花锄,娇弱哀伤;才子佳人围坐吟诗,神态各异。画面之精美,令人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才情四溢之聚会。

诸多展示品,静静陈列于馆内,如无声之讲述者,将《红楼梦》之爱恨情仇、兴衰荣辱一一展现。吾等观之,皆领略曹公之才情与作品之博大精深。

日影渐斜,吾虽意犹未尽,然终须离别。出馆回望,馆舍在余晖中更显静谧。此次游历,吾对雪芹先生之生平有了更深之体悟,亦为其才情与坚韧所折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吾之意不在游,在乎先生之精神也。归途中,艺品城主道人心仍念之,遂作文以记此乐事。

(新华大采风 总编室  方展开  胡丽佳)

曹雪芹纪念馆游记